內容摘要:中石油控制了全部國內在運和規劃中的陸路進口線路,包括中亞、中俄和中緬管道。陸路進口來源合計輸氣能力達到800億立方米/年。
(1)三大油壟斷國產天然氣99% ,中石油控制67%
三大石油對國產天然氣氣源的控制已經基本完成。按照2012年數據,國內天然氣產量為1077億立方米,而三大石油公司產量加總已經達到1063億立方米,接近全國天然氣產量的99%。
2000年以來,三大石油公司不斷收購其他油氣公司,兼并小型氣井,提升對油氣資源的控制能力,產量占比不斷提升,現階段已經基本完成對國內油氣資源的壟斷整合。
國產氣壟斷格局
(2)三大油壟斷進口天然氣市場
進口天然氣氣源也處于三大公司的絕對控制之下。中石油控制了全部國內在運和規劃中的陸路進口線路,包括中亞、中俄和中緬管道。陸路進口來源合計輸氣能力達到800億立方米/年;海運進口天然氣項目,包括寧波、廣東、上海等LNG碼頭,全部進口產能接近4000萬噸/年,絕大部分是由三大石油公司負責投資和運營。
進口LNG壟斷格局
(3)放開LNG進口渠道,可破解中短期的氣源不足
開放LNG 進口渠道,將給下游帶來更多的選擇機會,有利于制衡上游的壟斷。天然氣迎峰度冬的工作通知中,提到供需矛盾突出的內陸地區可委托上游公司采購LNG,在高峰時段可采取第三方代理氣化運輸的方式,就近下載管道氣。這一措施意味著大油公司今后可以只作為進口的代理商,收取合理的氣化和管輸費,不再承擔門站價與進口價倒掛而產生的虧損。下游用戶/燃氣公司實際上也通過上述方式實現了“進口”LNG,向實現進口完全放開邁出了重要一步。
內容選自產業信息網發布《2013-2018年中國天然氣產業全景調研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對于大油公司而言,LNG 代購可能意味著對于其碼頭專用權的逐步取消。我們預計全國范圍內LNG 接收站接收能力在2015 年將會達到6080萬噸/年,而根據Bloomberg 上的LNG 合同,已簽訂的15 年的供氣合約為4260 萬噸/年,碼頭仍有剩余產能未被利用。進口權開放或短期代購,有利于充分利用大油公司閑臵產能。
我們判斷,亞洲LNG 價格在今冬明春保持強勢,東北亞地區的冷冬將支撐需求。短期來看,雖然“代購”措施使城市燃氣公司將要承擔進口LNG 帶來的更高成本,但是卻向“自主進口”的改革方向邁進了重要一步,若高額的成本可以通過峰谷差價等更靈活的價格方式轉嫁給下游,則燃氣公司利潤率不會受到負面影響。我們同時看到,亞洲LNG 的一個季度和兩個季度的遠期價格則呈下降趨勢,若LNG 價格在迎峰度冬過后走弱,進口放開則有利于下游企業捕獲國際市場上的有利價格趨勢。長期來看,開放天然氣進口渠道,將有利于形成供氣多元化的格局,增強下游的議價能力。
我們看到,下游民企已經在通過各種方式爭取LNG 進口權。東莞九豐能源有限公司在東莞的碼頭于今年9 月迎來了首船馬拉西亞的進口LNG,成為首個完成LNG 進口的民企。根據息旺能源報道,其LNG 出站價在6000 元/噸,每噸理論利潤可達853 元。新奧能源也在舟山開建LNG 碼頭,已拿到加拿大的氣源合同,計劃主要為遠洋LNG 貨輪提供燃料加注。除此之外,廣匯能源也在籌建LNG 碼頭。
《2020-2026年中國天然氣終端銷售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共九章,包含天然氣市場主要終端企業,天然氣產業投資分析,天然氣的前景趨勢等內容。
金秋時節,稻黍飄香,又到一年豐收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體來看2020年焦炭參考價呈增長趨勢,2020年11月30日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