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2013年以來,油煤價比始終處于過去十年均值以上。我們預計未來的一段時間油煤價比將持續處于高位,新型煤化工將繼續維持較好的經濟性。
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主要包括煤的氣化、液化、干餾,以及焦油加工和電石乙炔化工等。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格局以及近年來居高不下的國際油價,加上煤化工對GDP和就業的拉動作用,各地積極推動煤化工項目的投資。按照產業成熟的先后,煤化工可分為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傳統煤化工指煤焦化、煤制電石、煤合成氨等領域,新型煤化工則指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及煤制乙二醇等領域。與傳統煤化工相比,新型煤化工更高效、經濟而污染更少。
一、能源缺口不斷加大
隨著國內居民收入的增長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對下游化工產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從而拉動對原油的需求。另外,國內汽車保有量不斷上升,拉動成品油的需求。我國原油進口依賴度逐步上升,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原油消費國和進口國。BP數據顯示,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2012年達到了歷史新高57%。
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
如果按每年石油消費量增長6%,國內原油產量穩定在2億噸左右計算,石油對外依存度每年提高2%~3%,可能2014年就將超過60%。預計到2020年,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0%以上。
中國天然氣產量的年均增速預計為6.1%,煤層氣和頁巖氣可能在增量中共占46%的份額,但中國仍需通過液化天然氣和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擴建來增加進口。據BP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為1438億方,同比增加10.2%,對外依存度大增至25.5%。隨著我國對天然氣需求快速增加,非常規氣和煤制天然氣逐步受到重視。
內容選自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新型煤化工市場深度研究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
隨著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氣技術水平的不斷成熟,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氣逐步成為我國補充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缺口的有效手段。
二、煤炭資源豐富,保障原料來源
在世界范圍內,歐洲、亞太和北美地區集中了絕大部分煤炭儲量,亞太地區的煤炭儲量約占世界煤炭探明儲量的30.9%,而中國是整個亞太地區煤炭儲量最為豐富的國家。中國的煤炭探明可采儲量1145億噸,約占全世界的13.3%,僅落后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于世界第三位。中國的煤炭產量顯著超過其他煤炭儲量豐富的國家。
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具備發展煤化工的先天優勢。資源為王,煤炭資源是發展新型煤化工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煤炭資源儲量和品位決定了煤化工產業鏈的戰略投資價值和路徑選擇。由于新型煤化工比傳統的煤耗領域更環保,所以未來有望通過新型煤化工的發展,改變一些傳統煤炭消耗路徑。
中國煤炭產量排名世界第一位,在世界前十大煤炭儲量國中,中國的儲采比顯著低于其他國家,但是在中國的煤炭消費結構中,煤化工的占比極低。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仍將是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在全球煤炭消費中占比52%),而印度(在全球煤炭消費中占比12%)將有可能在2024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費國。
三、油煤價比提升,轉換經濟性逐步提升
煤價低谷徘徊,油價高位運行,現代新型煤化工經濟性提升。我們預計,煤炭行業將長期在底部運行,這給煤化工產業帶來更大的獲利空間,從而催化其投資機會和空間爆發。不過,傳統煤化工與新型煤化工可謂“冰火兩重天”,前者產能過剩前途堪憂,后者前景廣闊方興未艾。
近年來油價高位運行,煤價則進入下行通道
油煤價比處于上升通道,目前接近歷史高位。按發改委《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測算,當原油價格高于40-50美元/桶時,即可發展煤化工產品。2011年至今油價主要在80-120美元/桶高位震蕩,與此同時,煤價卻步入下行通道,當前油煤價比已提升至4.54,高于過去十年3.92的均值。
2004-2013年我國油煤價比走勢圖
從油煤價比近十年的走勢圖可以看出,從2009年開始,油煤價比從底部開始回升,處于上升通道。2013年以來,油煤價比始終處于過去十年均值以上。我們預計未來的一段時間油煤價比將持續處于高位,新型煤化工將繼續維持較好的經濟性。
《2020-2026年中國生物質型煤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投資規模預測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0-2026年中國生物質型煤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中國生物質型煤行業投資風險分析,中國生物質型煤行業投資建議分析等內容。
金秋時節,稻黍飄香,又到一年豐收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體來看2020年焦炭參考價呈增長趨勢,2020年11月30日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