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華東等沿海地區乙烯法PVC生產企業受氯乙烯價格因素影響,產能有望小幅增長。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具有勞動力優勢,加之國家環保政策及對西部開發的優惠政策等,PVC產能將逐漸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轉移。
內容選自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氯堿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未來氯堿行業產能持續增長,但仍處于調整期。
近年我國氯堿行業產能增長及發展速度走勢圖
由圖可以看出:2005年之前我國氯堿行業產能呈直線增長,隨著供需結構的轉變,2006年后行業產能增長速度開始放緩,但在新增產能的帶動下仍處于行業增長期。預計2013年我國燒堿產能將達到3990萬t/a,PVC產能將達到2687.5萬t/a,行業產能嚴重高于市場需求量。
在過剩產能的影響下,行業開工率嚴重不足,2012年度PVC行業平均開工率約51.5%,燒堿行業開工率約71.8%;龐大的產能基數將增加市場的供應量,產品價格很難得到提升,從而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盈利空間降低。
2012年我國氯堿行業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新建產能釋放、庫存壓力增加等因素使得國內氯堿企業盈利空間緊縮。從上市企業公告數據看,2012年以氯堿產品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同比繼續減少。
2012年氯堿產品市場差異較大,對于盈利狀況較好的燒堿產品,企業推進項目建設并試車投產的節奏略有加快,而PVC產品市場狀況的惡化也導致部分新擴建項目延后甚至暫時擱置。由于PVC等產品價格低,電解裝置開工受限,國內燒堿單月產量無明顯增長,甚至在第三季度出現了環比下降的情況。
“十二五”是中國氯堿行業發展的關鍵轉型期,氯堿行業進入以深化調整產業結構、提升行業增長質量為核心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將實現從規模優勢向競爭力優勢的轉化。近年來,氯堿行業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包括淘汰落后產能、提升發展空間、實現園區化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開展兼并和重組、提升行業集中度等。
2013年氯堿行業“以堿補氯”或減弱
2012年國內氯堿行業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堿補氯”,由于PVC行情低位徘徊,PVC行業開工率近年持續低位,制約液氯市場的消耗,導致燒堿企業開工率維持在低位,使燒堿市場處于高價位運行。
2012年,我國燒堿市場價格一路高歌,已趕超歷史同期最高峰,燒堿成為氯堿企業的主要盈利產品。2012年堿氯價差持續高企,而且兩個變量的剪刀差呈現逐漸增大的趨勢,因此氯堿企業以燒堿的盈利來回補耗氯產品的虧損,而一旦堿氯價差向均值回歸,則“以堿補氯”模式或減弱,或PVC行情回歸好轉的概率增加。
“以堿補氯”的盈利模式在2013年或將出現新的影響因素,電煤市場公開化,行業電力成本或持續增加,加之原油、煤炭等能源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能源政策及價格將持續影響氯堿工業的發展速度和生存環境。在以上環境和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下,氯堿企業盈利空間或將減弱;鑒于下游主力房地產需求難以逃離政策限制,企業去庫存化進程十分緩慢,制約了PVC價格改變弱勢現狀的能力。在下游需求不足及產能嚴重過剩的雙重作用下,氯堿行業盈利空間或將減弱,堿將難以補氯。
高附加值產品成新寵,調整產品結構增強競爭力
我國氯堿企業普遍存在著產品結構單一、深加工程度不夠、高檔和專用產品少的問題,須加強高附加值產品研發,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增強競爭力。
氯堿行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同時,建議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氯堿化工產業的附加值。重點圍繞燒堿、PVC兩大中心產品,構建氯堿深加工產品鏈,發展附加值高、市場需求量大的氯化聚合物、含氯中間體、新型制冷劑等氯堿深加工產品,大力開發PVC糊樹脂、氯醋共聚樹脂、氯化PVC、氯化聚丙烯等系列化高附加值耗氯產品,提高氯氣深加工比例。
近年很多企業在特種樹脂的研發上加大了投入,并取得了一定進展,經過多年的探索研發,實現了從緊密型PVC樹脂向疏松型PVC樹脂的轉化,先后開發了PVC㏒G7、TH-400、高聚合度TH-4000系列、TH-2500、特種PVC摻混樹脂、高抗沖PVC樹脂、消光PVC樹脂、球形PVC樹脂、氯丙共聚樹脂等新產品。
2012年,西南地區以主產SG5型電石料的四川省金路樹脂有限公司為首的企業率先向特種PVC產業轉型,推出平均聚合度低于350的超低聚合度樹脂及平均聚合度高于2500的超高聚合度樹脂。
超低聚合度PVC樹脂主要應用領域為注射成型品、片材,用作共混材料。該類樹脂具有表觀密度高、熔融及凝膠化溫度低、加工性能良好等特點,加工過程中可以少加或不加增塑劑,不會產生由于增塑劑遷移而使制品加速老化的現象;與其他高分子材料有極好的相容性和分子內增塑作用,可使制品透明度高、表面光潔、阻燃性好。
平均聚合度超過2500的超高聚合度PVC樹脂比一般PVC樹脂加工性能雖差些,但是耐熱性、耐寒性和機械強度優異,且超高聚合度PVC樹脂幾乎集中了各種塑料的優點,具有普通聚乙烯和其他工程塑料無可比擬的耐磨、耐沖、自潤滑、耐腐蝕、耐低溫、衛生消毒、不易黏附、不易吸水、密度較小等綜合性能。事實上,目前還沒有一種單純的高分子材料兼有如此眾多的優異性能。該類樹脂在國外市場較為普遍,美國及西歐開發較早,日本信越公司等部分公司也有開發,國內也僅有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幾家企業在生產。
2011年3月,經過2年的研發,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實現了可氯化PVC專用樹脂QS-C62的工業化生產,成為國內市場可氯化PVC專用樹脂的唯一供應商。該產品外層皮膜薄、內部孔隙率高、熱穩定性能好,在氯化時具有吸氯速度快、反應溫度低、反應壓力小、氯化過程平穩易控、氯化均勻性好等特點,可滿足高品質氯化PVC樹脂的生產需求,生產的氯化PVC樹脂熱穩定性能好、耐熱溫度高,綜合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2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生產的3000tQS-C62PVC產品全部實現銷售,2013年3月底即完成原定3000t的年度生產計劃,預計全年產量可達8000~10000t。
未來高附加值專用PVC樹脂主要集中于以下3個應用領域。
(1)傳統醫療等行業。受產品質量要求及制品行業標準限制,國內可供貨源不多,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為主,但2011年投產隨后又擴產的臺塑工業(寧波)有限公司及韓華石化(寧波)有限公司憑借其產品質量優勢對華東地區影響較大,只是其價格略高。
(2)大宗新型新興行業,如家裝材料、鋪地材料及片材、高端電纜絕緣料等。這些產業憑借PVC原料成本低于其他PP/PE等原料,市場占有率依然較高,且近年新興的PVC家裝材料具有綠色環保、超輕超薄、超強耐磨、彈性好、超強防滑、防水防火、吸音防噪、抗菌、易清潔、接縫小、容易拼花、導熱保暖、保養方便、環保可再生等優勢,市場前景廣闊。PVC絕緣料相對于PE絕緣料在經濟性上有較大優勢,且其性能通常情況下并不亞于PE。
(3)隨著改性塑料市場的迅速發展,PVC改性專用料產品價值提升加快,且高端領域應用更加廣泛。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生產的S-700PVC樹脂可用于汽車、地板、家電等需求增長較快的改性料領域,其相比其他產品更具有價格優勢。
對于產能嚴重過剩的PVC產業來說,應避開大宗傳統行業內的產品間競爭,發掘引領市場需求方向的產品,加大原料產業鏈的延伸,提升產品質量;加之助劑的配合,可為未來需求行業提供更好的替代材料。
國外市場競爭激烈,頁巖氣帶來低成本沖擊自2008年以來,美國PVC產業的開工率增長主要依賴于PVC出口的增加,而美國PVC之所以能夠順利出口,最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其低廉的成本優勢。
當前,借助天然氣制乙烯生產PVC的強大優勢,美國PVC逐步布局全球。未來,美國頁巖氣的開發成為世界熱點,以此判斷,如果美國頁巖氣開發高潮形成,并且形成成熟的下游石化產業鏈,則可以進一步鞏固其在國際氯堿市場的地位。由天然氣制乙烯的成本遠遠低于原油制乙烯的成本,這樣對美國PVC在全球的布局更加有利。
國內氯堿行業展望
隨著我國氯堿行業產能的嚴重過剩,尋找及重點發展出口市場顯得尤為重要,而國內具高能耗產業特色的電石法PVC生產成本受煤炭價格變動影響很大,國際競爭力不強,未來國際貿易中,我國出口市場的競爭或將加劇。
2013年仍是我國氯堿行業產能高速增長后的產能調整期,落后、小產能等企業將不斷在市場利潤、占有率、價格的競爭中被淘汰、兼并,國內供需區域格局的均衡促使行業內企業不斷向產業化、集約化、園區化方向發展;而為應對國際市場,國內企業仍面對高附加值產品、高質量產品研發的壓力。
2013年國內氯堿行業生產成本仍將在基礎原料、電力、能源上漲中拉高,行業利潤差距縮減,產品行業價格波動空間繼續收窄。隨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繼續且加強性的實施,房地產行業增速必然繼續放緩,對PVC管材、型材需求量持續減少,繼而降低PVC企業開工率。
華東等沿海地區乙烯法PVC生產企業受氯乙烯價格因素影響,產能有望小幅增長。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具有勞動力優勢,加之國家環保政策及對西部開發的優惠政策等,PVC產能將逐漸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轉移。
未來幾年,我國PVC行業的發展速度、產業布局、競爭模式都將發生變化,PVC行業進入高成本時代,高成本來自于原油、電石、電力及煤炭價格對市場構成的影響;此外,原油價格高位引發國內運輸成本上漲、人工成本增加等都將導致PVC行業的高成本。但是高成本壓力也將成為一種倒逼機制,逼迫氯堿行業加快整合步伐,優化產業鏈,加大技術創新,節能減排,提高產業競爭力。
首先,應根據自身區位、裝置能力、上游原料配套、資金實力等情況來采取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策略,如中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煤炭等資源的大型氯堿和PVC裝置,應通過兼并重組,組建煤、電、鹽等直接配套,PVC材料加工一體化的超大型PVC生產企業;東部沿海一些大中型PVC企業,尤應加快石油化工與氯堿、PVC裝置結合的速度,部分企業可以考慮提供原料單體商品,甚至可以僅生產單體,滿足國內進口氯乙烯單體/二氯乙烷企業的需求;中東部一些中小型PVC生產企業不應盲目擴建生產裝置與大型裝置比規模,應在穩定現有PVC生產能力的同時,利用富余氯堿能力加大氯、堿、酸等下游產品開發,形成以氯堿為龍頭的精細化工產品樹,以此獲得經濟效益,逐漸淡出PVC生產與市場競爭,或者對已有中小型PVC裝置進行改造,生產一些特種PVC樹脂或功能性PVC產品。
其次,應加大PVC產業向精細化發展,研發生產功能性、專用性、合金化等高端PVC產品,使產品牌號向精細化、專業化、差別化和系列化方向發展,如PVC專用料、PVC復合材料、醫用PVC制品等;加大PVC下游產品開發,如CPVC等;實施PVC深加工戰略,強化高附加值加工產品的開發與裝置的建設;加大PVC生產原料氯乙烯單體的下游產品開發,如聚偏氯乙烯樹脂、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樹脂、氯醚樹脂等品種;延長PVC產業鏈,使產品更接近終端用戶,既可降低成本,又能提高企業競爭力。
《2020-2026年中國氯堿行業產銷情況及投資決策建議分析報告》共十七章,包含2020-2026年氯堿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2020-2026年氯堿行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氯堿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內容。
金秋時節,稻黍飄香,又到一年豐收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體來看2020年焦炭參考價呈增長趨勢,2020年11月30日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