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災害范圍及主要呈現的特點
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
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高溫、低溫、寒潮、洪澇、山洪、臺風、龍卷風、火焰龍卷風、冰雹、風雹、霜凍、暴雨、暴雪、凍雨、大霧、大風、結冰、霾、霧霾、地震、海嘯、滑坡、泥石流、浮塵、揚沙、沙塵暴、雷電、雷暴、球狀閃電、火山噴發等。
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國土空間上常見的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洪澇、干旱災害,臺風、冰雹、暴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是地理環境演化過程中的異常事件,卻成為阻礙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2014-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主要呈現的特點
二、自然災害受災情況
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臺風災害為主,地震、干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面對嚴峻汛情災情,各受災地區、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時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全力搶險救援救災,盡最大努力降低了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自然災害防治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3800萬人次,自然災害造成死亡失蹤人數591人,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為歷史新低。
2014-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受災人口及死亡失蹤人數
資料來源:民政部、應急管理部、智研咨詢整理
從農作物受災面積來看,2019年中國自然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2802千公頃,占比為14.55%;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2706.1千公頃,占比為13.56%。
2014-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及絕收面積
2019-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農作物絕收面積占受災面積比重對比
2019年中國自然災害緊急轉移安置528.6萬人;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緊急轉移安置589.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0.5萬人。
2014-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緊急轉移安置人數
2019年中國因自然災害倒塌房屋12.6萬間,共造成126.8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2020年中國因自然災害倒塌房屋10萬間,共造成176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
2014-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倒塌房屋及不同程度損壞房屋數量
自然災害的發生對經濟增長有著制約的作用,不可能在長期的災害面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是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國家,每年遭受大量災害事件并造成巨大直接經濟損失。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比上年增加430.6億元。
2014-2020年中國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
《2021-2027年中國自然災害防治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重點區域災害防治市場潛力分析,中國自然災害防治行業領先單位分析,自然災害防治項目的模式創新與風險管理等內容。
金秋時節,稻黍飄香,又到一年豐收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體來看2020年焦炭參考價呈增長趨勢,2020年11月30日焦…